欢迎访问宜春市残疾人联合会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论坛

关于万载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的现状与建议

来源:万载县残联 作者:付莉珍 陈晖蓉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24-11-19 09:54:57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自2018年10月1日全面实施以来,万载县政府高度重视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纳入政府民生实事,残疾儿童康复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残疾儿童康复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政府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的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全社会残疾预防和残疾康复意识的不断加强,残疾儿童家长对及早康复干预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康复需求不断增强。目前,该县有万载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和万载启迪康复教育发展中心2家儿童康复机构,有0--6周岁残疾儿童 151名在训(转介县外的残疾儿童8人),其中孤独症84人,视力2人、听力14人、言语30人、肢体1人、智力17人、多重3人。

一、主要做法

1.及时开展转介救助。按照宜春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方案》,积极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落实工作,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建设,全面开展残疾儿童康复需求调查,加强与民政对接,对重点保障的残疾儿童身份信息进行了比对,确保残疾儿童应救尽救,为家庭解困、稳定社会起了一定作用。2018-2023年全县共转介 740 人次残疾儿童到定点机构免费康复训练,做到重点保障对象全程不限年限救助,其他残疾儿童救助三年,为方便部分残疾儿童在异地康复,政策上支持本地区残疾儿童异地救助和异地申请,给予每年每人享受15000元救助标准。

2.加强机构规范管理。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建设和监管。对康复服务机构进行协议化管理,并按《宜春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星级评定方案》对2个残疾儿童康复机构进行星级评定(均为四星级)。着重督促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在师资培训、在教学效果评估和定期教研活动方面不断加强,通过对机构星级评定工作的开展,大大促推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规范化发展,提升了机构康复服务质量。

3、强化康复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及时向县政府申请财政配套资金补助到位。上级文件关于经费保障方面要求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纳入政府预算。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各地给予适当补助。”

二、取得成效

1. 残疾儿童康复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自2018年10月1日起全面实施,万载县政府高度重视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纳入政府民生实事,残疾儿童康复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政府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的保障力度不断加大,

2.残疾儿童康复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残疾儿童经过几年的康复服务,康复训练效果明显,大部分能够得到改变,轻症的部分能与正常孩子一样学习、生活,中重症的孩子也有明显改善中重症的孩子也有明显改善,有些从生活不能自理到基本能自理,从入园时不与外界交流到有基本的交流,注重家长培训,家校共同努力使康复取得明显效果。听障儿童康复效果最好,2018年以来,先后有93名听力言语儿童接受康复服务,其中有90名已经进入普校(幼儿园);有57名智障儿童接受康复服务,生活自理能力全部得到提升,其中27名进入普校(幼儿园)学习;有181名孤独症儿童接受康复服务,其中62人进入普校(幼儿园)学习;脑瘫肢体残障儿童有5名接受康复服务,有1 名进入普校(幼儿园)学习。

3.残疾预防和残疾康复意识不断加强。随着相关政策出台并积极宣传,加上残联服务能力逐步提高,残疾儿童家长对于早康复早干预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家长逐渐能正视残障孩子的差距,满怀希望地把孩子送入机构进行康复,万载儿童康复机构的孩子从2012年开办只有10名听障儿童,发展到现在每年残障儿童在训人数140多人,康复效果明显,家长满意率达95%。

三、存在问题

1.残疾儿童康复机构服务专业性有待提升。万载目前有听力、言语、孤独症、智力四类残疾儿童接受康复训练,面对不同类别的残疾,机构缺乏专业的康复理念和康复手段;执业人员方面,接受正规的特教专业、康复专业的康复师占比不高。康复机构基础设施不足,两家康复机构都是民营的社会组织,康复场所都是租的,场地、设施设备、师资配备等方面比较薄弱,与日益增长的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的需求与发展之间还存在差距。

2.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发展提升难。民办康复机构作为非营利组织,资金主要来源于民生资金补助,来源单一、资金压力问题显得突出。资金支出主要是场租费、装修费和康复师的工资以及日常运转等。硬性支出基本占到补助资金拨付的90%左右,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于机构的提升和发展。同时,机构康复人员的薪酬待遇不高、职业发展空间有限、职业社会价值认同度不强等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康复从业人员的稳定性,有时机构花费投入较多资源培养出一名康复技能水平较高的人员,往往是为他人作嫁衣,留不住人才,且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也难以吸引高素质的技术人才,这些都制约了康复机构的高质量发展和康复水平的提升。

3.地方残联儿童救助资金支出的压力大。万载县近年来,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孩子每年多达140多人,仅儿童康复训练费这一项支出就达二百万。随着形势的发展,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宣传加大,家长康复意识增强,重视程度大大提高,申请康复救助人数还在与日俱增,人工耳蜗和康复训练补助费每年居高不下且呈上升态势。在每年结算大额康复救助经费时让地方残联陷入困境,特别是对于我们财力状况一般的万载县,压力不小,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的康复补助支出,面对家长的新要求: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提标扩面存在一定困难。

四、几点建议

1. 加大救助力度,有力保障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这项民生实事。一是加强与上级及时沟通,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如实反映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政府要加大对儿童康复的投入力度,像义务教育一样,对有康复价值的0-6周岁的残疾儿童进行强制接受康复训练,不允许因家庭经济原因而放弃康复的现象发生。三是主动协调医保部门,主动了解基层落实29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报销政策情况,积极推动解决基层医保报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四是以开展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重点干预项目为抓手,强化残疾预防工作,探索建立残疾报告制度,加强出生后缺陷防治早干预、早治疗、早康复,有效减少、控制残疾的发生、发展。

2.高质量服务好康复救助对象。积极回应残疾儿童康复需求,针对残疾儿童在机构接受服务遇到的难点、堵点,采取积极有力措施予以解决。一是严格执行救助制度实施要求。严格按照省里出台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细则,明确细化残疾儿童申请审核、康复安置、经费结算、机构监管等内容与操作程序,确保残疾儿童得到及时有效地康复救助。二是加强残联服务能力。积极贯彻落实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加大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熟悉残疾儿童康复各项优惠政策要求,简化救助工作流程。三是加大对残疾儿童救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印发宣传资料、广播电视、新媒体宣传,利用下乡调研、召开会议等多种形式,特别是重视利用残疾人基层组织来宣传救助政策,让每个儿童家长知晓儿童康复的重要性。

3.加强康复机构服务能力建设。一是主动对接卫健、教育、民政等部门,积极发挥政府部门公共资源作用。二是鼓励支持民办机构发展。继续扶持残疾儿童民办康复机构建设,在场地租金、设备购置、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更多的经费补贴。落实社会力量举办的康复机构能享受与政府举办的康复机构在准入、执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财税扶持等方面相同的政策。三是加强康复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康复人才实名制培训工作,将残疾儿童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纳入年度培训计划,开展基层残疾儿童康复机构从业人员的技能提升培训工作。

4.创新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管理模式。要优化机构准入制度。要根据我省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准入标准,明确细化各类残疾儿童康复机构资质、场地设置、设施设备、从业人员人数与资质、收训能力等条件标准,严把机构准入关,切实维护残疾儿童康复权益,保障康复服务安全、有效。要加强服务监管。健全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注重发挥专家和专业团体的作用,探索开展政府购买第三方评估服务机构监管、部门双随机考核监管等方式,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准入资质、规范建设情况、服务效果等考核评估。

关联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